首页 > 金朝 > 正文

望海潮

来源:金   点击:
作品赏析【注释】: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

望海潮
作者:折元礼   年代:金

地雄河岳,疆分韩晋,
潼关高压秦头。
山倚断霞,江吞绝壁,
野烟萦带沧州。
虎旆拥貔貅。
看阵云截岸,霜气横秋。
千雉严城,五更残角月如钩。

西风晓入貂裘,
恨儒冠误我,却羡兜鍪。
六郡少年,三明老将,
贺兰烽火新收。
天外岳莲楼。
想断云横晓,谁识归舟?
剩着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



诗文鉴赏

作品赏析

【注释】: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邮箱:service@reader8.cn


望海潮词牌名为北宋词人柳永所创一百零七字双调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一韵到底也有于过片下片的起句二字增一韵的以此作为词牌名的词还有秦观的望海潮·洛阳怀古黄岩叟的望海潮·梅天雨歇等
作品名称望海潮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词
作    者柳永
目录


1柳永作


? 原文
? 注释
? 作者
? 赏析


2词牌格律


3典范词作


原文

东南形胜江或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cēn)差(cī)十
望海潮

万人家云树绕堤(dī)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市列珠玑(jī)户盈罗绮(qǐ)竞豪奢Shē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jì)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江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东南形胜地理条件优越胜优美的

江吴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一作江吴

都会大都市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

钱塘即杭州

画桥上面画有彩绘的桥梁

风帘门上挂的用来挡风的帘子

翠幕幕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一说指数量上的不确定有大约的意思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而高大

堤指钱塘江的大堤

天堑堑壕沟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涯边际

市列陈列

珠玑珍宝

重湖指西湖西湖中间的白堤把湖面一分为二分成了里湖和外湖故有重湖之说

巘(yǎn)小的山峰

清嘉清秀美丽

三秋农历九月

羌管笛子笛子是羌族的管乐器故称羌管这里泛指乐器

菱歌采菱的歌曲

泛夜指歌声在夜间飞扬

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

钓叟莲娃钓鱼的老人和采莲的少女

千骑形容州郡长官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牙牙旗古代将军用的以象牙为装饰的旗帜由于旗很高故称高牙

烟霞山水美景

异日他日

图描绘

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作者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现存有大量诗篇

家庭出身

柳永像(2张)

柳永于雍熙四年987生于京东西路济州任城县淳化元年990至淳化三年992柳永父柳宜通判全州按照宋代官制不许携带家眷前往柳宜无奈将妻子与儿子柳永带回福建崇安老家请其继母也就是柳永的继祖母虞氏代养直到至道元年995才又回到汴京所以四至九岁时的柳永是在故里崇安度过其童年时代的此后柳永终身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崇安建宁府志中录的那首写在崇安中峰寺的中峰寺诗就出于童年柳永之手也可称之为神童了

柳永系崇安五夫里今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上梅乡茶景村人那里兴植荷花他家前是一片偌大的白蕖之象钟灵毓秀之山水养育汲乃更塑造了柳永洒脱飘逸的人生情怀和浮世苦短何来云归的经世之观故柳永一出家门便没再回来那个美丽的家乡那蕖白荷只能留在他心于四方的纯粹思念中
望海潮

仕途坎坷

柳永像(2张)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是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歌妓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著有乐章集柳永的父亲柳宜叔叔柳宣哥哥三接三复儿子柳涚侄子柳淇都是进士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祐元年1034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词作极佳流传甚广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奉旨填词

雨霖铃中的晓风残月

柳永中了科举不曾想到他作的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一句惹了皇帝丢了官职众所周知进士是要皇帝御笔批准的然而这词一日传到了宋仁宗耳朵里宋仁宗很生气便把柳永的名字从中榜名单中抹去笑骂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落榜后柳永自称奉旨填词奉旨填词何等潇洒

感情之事

柳永与青楼名妓的爱情故事

北宋仁宗时有位名妓谢玉英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才高气傲恼了仁宗不得重用中科举而只得个馀杭县宰途经江州照例流浪妓家结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

柳永在余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未忘谢玉英任满回京到江州与她相会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叹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两人再修前好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他屯田员外郎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从此专出入名妓花楼衣食都由名妓们供给都求他赐一词以抬高身价他也乐得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业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2功名编辑

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很有点叛逆精神其实这只是失望之后的牢骚话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鱼水中一方面说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另一方面却又自我安慰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因此他在科场初次失利后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战科场

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已过关但由于鹤冲天词传到禁中上达宸听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再度的失败柳永真的有些愤怒了他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官场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词人柳永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当时教坊乐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调都请求柳永为之填词然后才能传世得到听众的认同柳永创作的新声曲子词有很多是跟教坊乐工歌妓合作的结果柳永为教坊乐工和歌妓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南宋罗烨醉翁谈录丙集卷二就说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柳永凭借通俗文艺的创作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表明宋代文学的商品化开始萌芽为后来职业地从事通俗文艺创作的书会才人开了先河

然而在他的这段人生中他并没有真正放下心中的功名之欲他还是想要功名的他还是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于仕途的道路于是他或是去漫游或是辗转于改官的途中漫长的道路漫长的希望与寂寞中柳永写下了大量的羁旅行役之词这类作品向来是受历代学者称赞的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载晁无咎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唐人高处矣八声甘州就是一首羁旅行役之词清人陈廷焯词坛丛话也曾说秦写山川之景柳写羁旅之情俱臻绝顶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柳永的羁旅行词约为60首占全词的近四分之一羁旅题材常用于表现文士追求功名不果后的心情与思绪因而柳永的羁旅行役词也透着浓厚的文人气质这种气质多表现为或用羁旅词书法怀古之志如双声子晚天萧索或用羁旅词表现追求功名的封建士大夫的失志之悲和飘零的孤独如归朝欢别岸扁舟和轮台子一枕青宵然细细品读柳永的羁旅词却会发现这类词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夹着世俗的尾巴即一方面高唱文人格调一方面剪不断与歌妓的相思和缠绵的回忆试看雪梅香一词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词一开篇就写萧瑟的秋景引发了自己的悲秋情绪而这种情绪和当时的宋玉应是相同的以开创悲秋情结的鼻祖宋玉来写这种悲更体现出满腔才华的人走向衰老时对年华已逝无可挽回而自己的志愿还没有完成时的那种悲凉和悲痛柳永科举屡次失败到头来虽做得一个小官并没有开拓出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加上改官曲折升迁无望柳永内心充满了对人生和生命的感叹危楼孤烟残叶楚天和斜阳等景物更深刻展现出当时景色的萧索而这景色却是和作者内心的感情相吻合的

正如叶嘉莹女士在唐宋词十七讲中所说柳永的这类词成功的将词境从春女善怀过渡到秋士易感真正写出了一个读书人的悲哀词的下片即转向了思念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柳永在风中思念着他爱的人同时也想象着对方对自己的思念她应是愁容满面眉头深锁这样的思念写得很真切和诚挚然而下句立刻就转到了雨迹云踪自宋玉高唐赋开创了以云雨这个意象隐喻男女的欢爱之后云雨一词也就成了男女之欢的代名词此处云雨即是此意柳永一思念佳人就想起当年欢爱的场景这几乎成了柳永词中的一个通病

另一些羁旅词中柳永虽未提及云雨却提起了同样让文人雅士不耻的秦楼楚馆等烟花之地提起了貌美如花的歌妓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京师的时候柳永生活的大部分都是和歌妓一起度过的并且那些歌妓给了他无数欢快的让他感到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美丽回忆日后怀想起的事和人总是生命里让自己难忘的给自己安慰的在落魄时给自己救助的柳永也如此在征途中他唯一能忆起的便是那些在他不如意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烟花女子一个作家的经历决定了他创作的格调正是当时的社会条件给了柳永那样坎坷经历让他不得不以烟花场所为港湾因此我们便不能苛求柳永写出如大江东去那样具有雄心抱负的句子他能想起和描绘的只能是年少时嫣红的记忆和记忆中的人如鹊桥仙届征途

柳永

出身儒宦家庭却拥有着一身与之不兼容的浪漫气息和音乐才华的柳永一生就在这二者之间奔波忙碌他迷恋情场却又念念不忘仕途一部乐章集就是他周旋于二者间的不懈追求失志之悲与儿女柔情的结合他想做一个文人雅士却永远摆脱不掉对俗世生活和情爱的眷恋和依赖而醉里眠花柳的时候他却又在时时挂念自己的功名柳永是矛盾的他的矛盾既源于他本人又源于他所生活的社会他是人生仕途的失意者落魄者他无暇去关注人的永恒普遍的生命忧患而是侧重于对自我命运生存苦闷的深思体验和对真正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执着于对功名利禄官能享受的渴望与追求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命运艰舛的痛苦因此他只能做着拖着一条世俗尾巴的自封的白衣卿相

柳永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景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

3轶事编辑

名字由来

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兄弟三人的名中都有三字分别为三复三接三变少年时他与两位兄长在武夷山鹅仔峰下读书由于他们均擅长诗文所以当地人便称他们为柳氏三绝后因宋仁宗知道他的名字不让他中举故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名字抹去于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科举之途

少年柳永混迹于烟花巷陌中51岁时柳永终于及第去过福建留有煮海歌对当时煮盐为生的民众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两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载入了海内名宦录中足可见其在经纶事物上的天赋可惜由于性格原因他屡遭排贬因此进入四处漂泊的浮生养成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柳永常以宋玉自比对此不予置评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其安葬出殡时东京满城名妓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谢玉英为他披麻戴重孝两月后因痛思柳永而去世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亦称为群妓合金葬柳七

柳家世代做官柳永少年时在家乡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官至公卿学成之后他就到汴京应试准备大展宏图在政治上一试身手不料一到光怪陆离的京城骨子里浪漫风流的年轻才子柳永就被青楼歌馆里的歌妓吸引把那政治理想完全抛在了脑后一天到晚在风月场里潇洒与青楼歌妓打得火热而且还把他的风流生活写进词里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长寿乐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此行考中进士的目标只是他自负风流才调自信艺足才高多才多艺善词赋击梧桐没把考试当回事以为考中进士做个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他曾经向可以的心上人夸口说即使是皇帝临轩亲试也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不料事与愿违放榜时名落孙山他沮丧愤激之余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名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宣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你皇帝老儿不让我进士及第去做官我不做官又奈我何在词坛上叱咤风云难道不是一样的辉煌正是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赏析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形容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整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定格

平平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中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中仄平仄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注中可平可仄斜体字韵字

前片第八句有作仄仄平仄仄为上一下四句式后片结尾作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者亦有前片第四句作平平仄仄后片首二字增一韵者 

1.宋柳永望海潮

2.宋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

3.宋黄岩叟望海潮·梅天雨歇[3] 

4.金邓千江望海潮·云雷天堑

5.金折元礼望海潮·地雄河岳

6.宋晁补之望海潮·人间花老

7.元丘处机望海潮·学道


上一篇:客怀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