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 > 正文

易水歌

来源:先秦   点击:
作品赏析【注释】:   "萧萧 "二字诗中常见。古诗: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 "风萧萧 "三字所以自然


易水歌
作者:荆轲   年代:先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诗文鉴赏


作品赏析

【注释】: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月照积雪",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一去正是写一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术的普遍性。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这一点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间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

  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士固不可以成败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

(林庚)
--------------------------------------------------
〖《诗纪》作渡易水歌。注。一曰荆轲歌。〗

  〖《史记》曰: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云云。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就车而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燕策三。《史记》刺客列传燕丹子下。《文选》二十八。《书钞》百六。《类聚》四十三。《初学记》一、十五。《御览》六十四、五百七十二。《诗纪前集》二。)
-----------逯钦立 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邮箱:service@reader8.cn



易水歌一作渡易水歌是战国时期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去秦国刺杀秦王在易水饯别之际所作的一首楚辞这首辞前句通过描写秋风萧瑟易水寒冽一上一下极天地愁惨之状渲染了苍凉悲壮的肃杀气氛渗透出歌者激越澎湃的感情后句表现主人公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抱定必死决心深入虎穴的献身精神全辞语言简洁直白情景交融
作品名称《易水歌》
作品别名《渡易水歌》
创作年代战国时期
作品出处《古诗源》
文学体裁楚辞
作    者荆轲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 词句注释      
? 白话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 文学鉴赏      
? 名家点评


5作者简介

易水1歌

风萧萧2兮3易水寒壮士4一去兮不复还 


词句注释

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省易县当时为燕国的南界

萧萧秋天的风声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白话译文

北风萧萧呵易水森寒壮士一去呵再不回返  

战国后期秦国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自公元前230年始相继攻韩克赵击魏破楚弱小的燕国危在旦夕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失去故国的荆轲小小的卫国早已被兼并正在燕国作太子丹的门客为阻止秦国的进攻燕太子丹请荆轲谋刺秦王赢政为报国仇亦为了答谢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荆轲慨然应允准备以秦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和献燕督亢地图为由接近秦王而刺之出发时燕太子丹同众宾客送荆轲至易水河畔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筑一种形状似筝的古代乐器荆轲高声地吟唱出这首短歌 [3] 


文学鉴赏

这首辞仅两句乍一看浅近易懂直白如话细细品味却意蕴深长正气凛凛而且颇具艺术功力

全辞仿拟诗经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首先以西风易水起兴进而引出勇士的壮志情怀一气贯通颇有气势

首句交待了出征的时间地点萧萧秋风寒冽易水皆自然景物本无情感可言而荆轲在此寄心中之情志于眼前之景物情满于风意溢于水使其带上浓郁的感情色彩象声词萧萧和形容词寒的选用十分独到精彩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触觉营造出一片肃杀愁惨悲壮的自然氛围和社会氛围为下句主旨的出现作好了艺术铺垫

末句紧承首句点明本诗主旨因前句蓄势充足故此句直抒胸臆高唱出壮士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豪迈而凝重的情怀荆轲深知以自身微薄之力去与执掌千军万马自幼熟习剑术的秦王对阵无异乎以卵击石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大敌当前国运未卜悲哉以弱敌强胜负难测愁哉知难生还慷慨赴死壮哉荆轲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之举倘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魄怎能做到因此虽然他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唱出便嘎然而止无复他言却仍使送行者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见史记

这首不假修饰质朴无比的歌辞能写出天地愁惨之状极壮士赴死如归之情岁寒堂诗话正是因为荆轲情动於中而行於言使之具有了感秋风动易水惊天地泣鬼神慷慨激越呈现出回肠荡气的巨大魅力[4] 

这首辞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


名家点评

唐汝谔惜哉剑术之疏而奇功遂不成令千载而下英雄为之短气朱子谓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特其词悲壮有足关者

沈德潜至今读之犹存变徵之声

张玉谷竟说一去不还壮在此悲亦在此全妙在上句写景助得声势起故读之愈觉悲壮

钟惺 风萧萧一语凄苦难读[4] 

胡应麟易水歌仅十数言而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亘千载下复欲二语不可得 

荆轲-前227战国时卫国今属河南省人好读书擅剑术有胆识游历燕国时被燕太子丹拜为上卿受命谋刺秦王嬴政即秦始皇未遂被杀 


上一篇:九章之八 橘颂
下一篇:最后一页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