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朝 > 正文

陈琳墓

来源:唐   点击:
吴融简介  吴 融 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昭宗龙纪元年 (889年

陈琳墓
作者:吴融   年代:唐

冀州飞檄傲英雄,却把文辞事邺宫。
纵道笔端由我得,九泉何面见袁公。

诗文鉴赏

吴融简介

  吴 融 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昭宗龙纪元年 (889年  吴融像)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西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后召为左补阙,拜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年)朝贺时,受命于御前起草诏书十余篇,顷刻而就,深得昭宗激赏,进户部侍郎。同年冬,昭宗被劫持至凤翔,吴融扈从不及,客居阌乡。不久,召还为翰林学士承....


过陈琳墓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怀古咏史诗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作者凭吊陈琳墓有感而作此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全诗文采斐然寄托遥深既凭吊陈琳又自伤身世堪称咏史佳作
作品名称过陈琳墓
创作年代晚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    者温庭筠
题    材怀古诗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 词句注释
? 白话译文


3作品鉴赏


4作者简介

过陈琳墓⑴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⑵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⑶ 


词句注释

⑴陈琳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避难冀州袁绍让他典文章曾为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今江苏邳县

⑵霸才犹盖世超群之才

⑶欲将句意谓弃文从武持剑从军 


白话译文

过去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天在飘流蓬转的生活中又正好经过他的坟墓陈琳灵魂有知想必会真正了解我这个飘蓬才士吧我是空有盖世超群之才而不逢识才用人之主只有白白地羡慕能受到曹操重用的陈琳了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没在萋萋荒草之中而重用陈琳的曹操其生前所建的铜雀台大概也只能对着暮云愈显其荒凉了生不逢时啊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想到这些让人不禁临风惆怅倍加哀伤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之作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开头两句用充满仰慕感慨的笔调领起全篇古代史书常引录一些有关军国大计的著名文章这类大手笔往往成为文家名垂青史的重要凭借青史见遗文不仅点出陈琳以文章名世而且寓含着歆慕尊崇的感情第二句正面点题今日飘蓬四字暗透出诗中所抒的感慨和诗人的际遇分不开而这种感慨又是紧密联系着陈琳这位前贤来抒写的不妨说这是对全篇主旨和构思的一个提示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颔联紧承次句君我对举夹写是全篇托寓的重笔词客指以文章名世的陈琳识这里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上句蕴含的感情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又暗含才人惺惺相惜异代同心的意思纪昀评道应字极兀傲这是很有见地的但却忽略了另一更重要的方面这就是诗句中所蕴含的极沉痛的感情诗人在一首书怀的长诗中曾慨叹道有气干牛斗无人辨辘轳即鹿卢一种宝剑他觉得自己就像一柄气冲斗牛而被沉埋的宝剑不为世人所知一个杰出的才人竟不得不把真正了解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早已作古的前贤身上正反映出他见弃于当时的寂寞处境和举世无相识的沉重悲慨因此应字便不单是自负而且含有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下句霸才是诗人自指陈琳遇到曹操那样一位豁达大度爱惜才士的主帅应该说是霸才有主了而诗人自己的际遇则与陈琳相反霸才无主四字正是自己境遇的写照始怜君的怜是怜慕欣羡的意思这里实际上暗含着一个对比陈琳的霸才有主和自己的霸才无主的对比正因为这样才对陈琳的际遇特别欣羡这时流露了生不逢时的深沉感慨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腹联分承三四句从墓字生意上句是墓前即景下句是墓前遥想年深日久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更显出古坟的荒凉寥落这是寄托自己对前贤的追思缅怀也暗示当代的不重才士任凭一代才人的坟墓芜没荒废由于缅怀陈琳便进而联想到重用陈琳的曹操想象到远在邺都的铜雀台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了这不仅是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对那个重才的时代的追恋铜雀荒凉正象征着一个重才的时代的消逝而诗人对当前这个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也就在不言中了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文章无用霸才无主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这已经使人不胜感慨而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遇合再历飘蓬想到这里不能不临风惆怅黯然神伤这一结将诗人那种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来了

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文采斐然寄托遥深不下李商隐咏史佳作就咏怀古迹一体看不妨视为杜甫此类作品的嫡传 


温庭筠像[3]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现存诗三百多首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4] 

上一篇:和张舍人
下一篇:闲望

频道总排行